品閱小說網 www.pinbige.com,最快更新吳年柳香 !
崔金山笑了起來,說道:「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百姓來說,金氏王朝與吳氏王朝,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沒有區別。」
「就像一千多年前,箕子王朝、衛滿王朝一樣。」
「將軍治理高句麗,比金氏要好。所以百姓支持將軍,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再說了。」
說到這裏,崔金山神秘一笑,才又說道:「雖然還沒有實行,但我得到消息。說將軍要在高句麗普及漢語,把高句麗融入華夏。這很合乎我的胃口。二位員外稍等。」
崔金山抱拳告罪,然後站了起來,走出了房門。
吳年、呂聲對視了一眼,雖然奇怪崔金山去做什麼。但對於崔金山的回答,二人很滿意。
吳年如釋重負,對呂聲說道:「呂大人。看來我們幹的還不錯。」
呂聲正想回答,中途轉念一想改口說道:「不。是將軍聖明。」
吳年目視呂聲,失笑搖頭說道:「呂大人。相比於張海平、汪由校,你稍顯圓滑。」
當初他佔據了三縣之地,張海平、汪由校、呂聲是被同時提拔的。當時,張海平是江縣縣令,地位最高。
當然現在張海平,也同樣是地位崇高。乃是應慶知府,相當於應慶府尹,坐鎮京畿,是輔漢將軍府極為重要的重量級人物。
但是汪由校、呂聲卻是後來居上。
一位是三大官的功曹,一位是幽燕總督(高句麗)。
想到這裏,吳年有一種創辦公司的感覺。企業做大做強,跟着他創業的人,也都是水漲船高了。
在十年前,他們一夥不是邊緣的讀書人,就是破爛軍戶,誰能想到他們會有這一天?
呂聲只是笑着,沒有回答。
吳年甩了甩頭,拋開了呂聲、張海平、汪由校的過往事跡,回到了目前高句麗的情況。
對於自己治理高句麗,得到了百姓支持,十分滿意。
這王座的根基雄厚。
現在新提拔的二十個千戶的海軍與四十個陸軍千戶,或沿海佈防,抵擋扶桑海軍,或剿滅叛亂。
穩住了局勢。
很快。自己就該動身南下,討滅李金珠,徹底吃下高句麗這塊肥肉了。
就在吳年躊躇滿志的時候,崔金山從外走了進來,手中抱着一個精美,但有些陳舊的大盒子。
「崔先生。這是什麼東西?」吳年有些好奇,問道。
「是族譜,三百年前修的。而追溯本源。我們崔家的先祖,乃是跟隨衛滿王,進入高句麗的燕人。當然也就是漢人。」
「在高句麗,人們有很多是漢人後裔,只是有些人自己也搞不清楚。我們崔家卻是源遠流長。現在重歸炎漢,我為什麼要反對將軍呢?」
崔金山的臉上露出自豪之色,然後把盒子放在了茶几上,臉上露出了神聖的光芒,小心翼翼的打開了盒子,取出了好幾本族譜,找出了第一本打開,交給了吳年。
漢人注重祖宗,追本溯源,每一個姓氏誕生都是有故事的。
吳年站起來,鄭重彎腰的接過了族譜,翻開觀看了起來。
都是用漢字寫的。
崔氏自稱是燕昭王之後,姓王孫氏,燕國滅亡之後,為了避禍改稱崔氏。秦末漢初,崔氏祖先跟隨衛滿進入高句麗,建立衛滿王朝。
「原來是昭王之後。真是幸會。」吳年鄭重的看完族譜中的介紹部分,合上族譜交還給了崔金山,很是客氣道。
崔金山臉上露出燦爛笑容,昂首挺胸,顯得十分光榮。
其實這本族譜,未必是真的。後修的族譜,都喜歡往上追溯到古代的名臣或王族。
但這都無所謂。全世界,也只有華夏才講究這個。
崔家能在三百年前重修族譜,並傳承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