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過是我的錯麼?所求太多,所做也太多,所得也足夠罷,還是,還是難過。可我已經無法做得更多了。想想可能是要做得少一點才好,所以的話,悄咪咪不吱聲,積攢自己的福氣吧!
從零開始。
魔法天賦,逼迫與掩蓋。肯定,之後又徹底否定,難道人生總是要在別人的肯定與否定里麼?
時間確實又像凝固了,當較為舒服的領域建立了,世界的改變似乎已經影響不到我了,我也就不再汲取新的能量,裹足不前了。
怎麼寫也是會有別人的影子的,我能做的,是儘量掩蓋麼?還是
暫時忘記過去,這並不是普遍的方法,但是是當下最有效的進步方法,所以就這樣,擱置一些東西,成就也好,情感也好。
脫離考到哪學到哪,現在應該是用到哪學到哪,到模稜兩可的位置停下。
自然是好看的,在好看之餘思考一下為什麼自己做不到呢?如果做不到,又不可向優秀的人學習,那何苦羨慕嫉妒呢?若是不能成為那樣的人,又為何期待那樣的生活呢?說人不能踏入同一個河流,其實人也不能同時踏入所有的河流,不要太貪婪就好了。
一些批評我只能接受,但是我還是說,只喜歡事物好的一面,沒有考慮不好的那面,倒不如說是考慮了,又忽略了。也有可能純純當做一種體驗,體驗完丟掉了,也不在乎是好是壞。
確實如此,當不重視表面工程時,就會思考更多實際上的事,這算是一份處在真正清淨下能領悟到的東西。
混濁的水,究竟要告訴我什麼道理?流動的水因為流動而不斷引入雜質,沉靜的水因為沉靜而不斷滋生雜質。果然,有些東西生來就是要被磨損的,生來就是要被破壞的,無法避免,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
避免先入為主,避免代入過多的個人感情或者權威。就是,值不值得第二次看,或者本書是不是不是用來看的,要弄清楚這些問題。很多書籍起到的是記錄的作用,當做史料文獻,用於研究的,有較大的時代意義,而具有較輕的閱讀意義,或者說對於不研究這方面的人來說,讀一次足矣,那就不需要給自己帶上枷鎖,應該解放自己的心靈,去做更有收穫的閱讀。
啊說多了,其實不被形式捆縛就可以了,該用的時候用,該不用的時候不用,沒必要在一開始就把誰誰打入冷宮或捧上神壇,沒必要,一切以現實為準。
太刻意地避免形式主義也是一種形式主義,你要注意,我們的出發點跟形式沒關係,我們是為內容服務,怎樣服務得好就怎麼來。看自己到底喜不喜歡,到底需不需要,其餘的都不重要。不能一味地批判,必須看它是否具有價值,有價值就堅持,沒價值就捨棄,做到實事求是。
比形式可怕的是虛偽,形式從來沒錯啊!
批判和好壞是不衝突的,好的東西也是需要批判才能成長的。
所以看東西可以適當地附加批判,是為了我們更好的消化書籍所帶來的養分。
當我看到遍地烽火的時候,我心中有一絲欣慰,因為,某些東西是不可以被滅絕的。
當然了,最後,所做的一切還是要化作面向未來的東西的。面向未來,就是面向眼前的這片星空。
口頭上的學習並不能讓人學好,你自然不必害怕那些咋咋呼呼的人。沉默寡言的人往往更nb。
不要弄錯了否定的目標,我們該否定的不是近似真理的東西,我們該否定的,是背棄它的人。
保護好自己,逞能能給自己帶來什麼?保護自己能給自己帶來什麼?掂量掂量!
如果你否定了一種行為,又用另一種更加錯誤的行為將之覆蓋,那麼你既沒有資格否定前一種行為,又是該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