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口中的小郭是個三十多歲的男子,全名叫做郭子陽。
郭子陽梳着個坤坤同款的中分頭,身形瘦小,看起來也就165左右,顏值亦是普普通通的。
不過就是這麼一位丟在大街上壓根不會掀起什麼水花的『普通人』,履歷上卻光鮮的令人髮指:
2002年南部某省理科狀元,無附加分的前提下高考分數747,水木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博士畢業,中科院百人a級人才,29歲便拿下了正高職稱。
從2017年開始。
郭子陽便逐漸參與了多款商業衛星的研發,甚至還做過項目副總工程師。
比如46顆北斗導航衛星、亞太6d號、卡茲號、天啟星座06號衛星等等,其中都有郭子陽的身影。
所以郭子陽與其說是李華的助理,不如說更像是李華栽培的接班人,被他帶在身邊歷練而已。
在得到李華的指示後。
郭子陽很快道了聲是,便轉身離開了庫房。
李華則吩咐工作人員合力將已經組裝好的重力梯度儀搬上了裝卸車,帶着一行人離開庫房,來到了外頭一處非常開闊的空地上。
這處空地的路面由簡單的混凝土鋪成,規格粗略看起來差不多是個100x100的正方形。
「徐博士,黃教授。」
來到空地後趁着還有時間,李華便向眾人介紹起了空地的用途:
「這塊空地是火箭發射車的預備待命點,咱們目前火箭發射前的方式一共有兩種,一種是水平轉運,另一種是垂直轉運。」
「垂直轉運的佔用空間小,不過一般常用於大型設備,比如說神舟十四號那種70多米的巨物。」
「像長征幾個系列的火箭體長一般在20-40米,比較常用水平轉運,所以自然就需要這麼個開闊的待命點了。」
眾人這才恍然的點了點頭。
原來如此......
過了片刻。
郭子陽開着一輛四輪牽引車緩緩從遠處駛來,很快停到了眾人面前。
這輛牽引車看起來應該被改裝過,動力很強勁,裝貨的車板處沒有遮擋,所以一眼就能看清車上裝着的東西:
那是一個看起來有些古怪的中型設備,最下方是一個起落架,架子上安放着一個灰白色、長度大概接近三米、高度...或者說厚度半米的扁平型金屬物體,再上方則是兩根五六米左右的螺旋槳。
這玩意兒你說它是直升機吧,它的體積又太小,壓根進不了人。
別說駕駛室什麼的了,連個艙門都沒有。
但說它是無人機吧又太大,而且外表上和大家熟知的無人機截然不同。
眼見眾人對這台設備有些茫然,李華便一邊招呼着工作人員協助郭子陽將其卸下,一邊介紹道:
「黃教授,徐博士,和你們介紹一下。」
「這台設備是f-500無人共軸直升機,也是咱們國內單體可攜帶質量最大的無人機。」
「它的機長有2.3米,機寬1.2米,機高1.8米,旋翼直徑6米,實用升限5000米,任務載荷重量可達250千克。」
徐雲頓時一愣:
「無人機?」
雖然他上輩子在成飛工作了好幾年,不過主要負責的還是理論物理的研究。外加一些發動機動力的協助項目。
所以說實話。
他對於機體方面的了解並不算深入,更別說無人機這種項目外的機型了。
他對無人機的認知除了大疆牛叉之外,也就剩下了彩虹-7與飛龍-2這種的戰鬥無人機——其中有不少知識還是21年珠海航展上聽到的。
而戰鬥無人機雖然也叫無人機,但它們的外觀和傳統的無人機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比如彩虹-7這款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