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飛船飛出了地球,人們時不時的看看飛行的情況。一開始大家都興致盎然,經常的看宇宙,再遲上一些時日就會興致缺缺,再久一些,也就沒那麼興奮了。
太陽系對於人類來說都太大了,一天到晚看個黑漆漆的星空有什麼意思。遠處的星光閃爍不定沒啥看頭。
平時大家看到的美麗星雲圖,是太空望遠鏡一張張拍出來後疊加起來獲得,現實當中都是按照一定規律轉悠的。
並且,星星再美麗,其實也不過距離產生美導致,遠遠看去,什麼都好看,近距離一看,嚇都嚇死人。
「應龍號」接近火星那一次,大家再次感受到了火星的「丑」,整個星球猶如鐵鏽一般,過去的黃土高原都沒那麼黃。
降落的時刻,全球幾乎所有人都觀看了直播。
當飛船成員下來開始搭建火星基地的時候,地球人全都沸騰了,而夏國人則是無比自豪。
飛船繼續向着太陽系外飛行,靠近木星的時候,木星讓人產生了巨物恐懼症。飛船選擇在木衛二上面建立基地,因為木衛二有冰態水,說不定下方還有液態水,整個星球是有氧存在的,只是沒有大氣層而已。這顆星球是實打實的存在着地質表面。
飛船經過土星的時候,選擇了土衛六作為基地,這顆星球充滿甲烷,本來大家以為這是一顆氣態星球,結果發現了一塊澳大利亞那麼的大陸,能夠落點。
可是不能呆的太久,只能由無人機,機械人去工作。探索這顆星球的意義在於找出地球發展的歷史,據說它的環境跟早期地球差不多。
其他地方就沒辦法下去探索了。木星有大紅斑,海王星有大黑斑,這些都是超級颶風,天王星沒有這些斑,可是自身的風速十分驚人,想探索只能找衛星。
好在衛星足夠多,找基地不難,但是貪多嚼不爛。
據初步探測,長天科技在這些衛星、星球上勘察到的稀有元素就價值整個地球數年的生產總值。
這些在地球上極其稀缺的元素能幹的事情可就太多了。
……
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十五年,整個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城區內的交通已然換成了磁懸浮技術,那些材料都是在其他星球送回來的,要不然也打造不了這麼多,地球上的原有的材料效率相對較低。
管束通道成為了過去式,當年看起來龐大無比的跨海工程,今天已經成為了小兒科。
不過管束通道依舊還在使用,作為備用選項來說還是很合格的,價格低廉還懷舊。
人類已經把居住地擴展到了海底。
海底建立起了多個城市,這些城市的上方看起來就像倒扣的鍋蓋一般,把海水排出,讓人類能夠在裏面生存。這種城市有兩三層物理防護罩,甚至還有能量場作為備選。….
對了,此時的核反應已經由單純熱核發展為熱核與冷核並舉的程度。
冷核反應更安全,無污染,無輻射,需要的是特定的催化劑,猜猜這些催化劑從哪搞來的?從穀神星上面搞來的。
海面上方有多個人造島嶼城市,超級海上平台已經發展到第五代,功能完全不同,這是個綜合型堡壘,上天入地無所不能,速度還極快。
人類最大的成就可能就是搞出反重力技術,依託外星的材料,捕獲到了暗物質,將其轉化拘束後擁有了這項神技。有了反重力技術,人類的飛行器又搞出新的樣式,形狀已經不重要,有的人甚至個性化定製自己喜歡的造型。
飛行執照很容易獲得,這玩意基本上就是傻瓜式的,系統的權限非常高,如果是人類自己駕駛,那還真有可能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