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豫父子,計劃很完美,第一步就失敗了。
岳飛四路分兵,截殺傳遞消息之人,正好把劉麟給抓了。好巧不巧,從他身上搜出了劉豫的信,岳飛本就覺得劉豫不太對勁,有了這封信,瞬間都明白了。
而且好巧不巧,劉豫為了說服闍母,還寫得十分詳細,什麼騙來老種,設下埋伏,覆滅西軍,把開封變成孤城,逼迫天子,舉城議和……說實話,看完這封信,岳飛一是震驚,劉玉德圖謀竟然如此之大,這是要把大宋江山都給賣了!
第二,就是惶恐。如果真按照劉豫的籌謀,西軍倉促而來,必然被金人擊敗。失去了西軍支持,開封孤立無援。
太原方向,還有幾萬金人精銳,如果不計一切代價南下,圍攻開封,說不得大宋江山就要完蛋了。
蔣興祖同樣心驚肉跳,他立刻將事情寫了清楚,派遣使者,進京報信。
「岳將軍智勇雙全,挽救社稷危亡,功勞潑天,瞧着吧,這一次朝廷必然重賞!」
岳飛倒是冷靜,「蔣大令,劉豫陰謀失敗,金人惱羞成怒,接下來勢必猛攻陽武,我們應該立刻準備,務必保住陽武。」
蔣興祖立刻點頭,「說得好!咱們據守陽武不失,等着老種相公的兵馬到了,發兵開封,勤王救駕,大破金賊!」
這倆人信心滿滿,都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還有什麼疑問?
只是蔣興祖和岳飛都不知道,就是這麼一件證據確鑿的事情,卻在京中出現了滔天波瀾……
「我以為此事匪夷所思,荒誕不經。劉豫降金就殊為可疑,他為金人定下如此歹毒的計謀,就更加荒唐。諸位相公,仆與劉豫還算有些交情,說他十惡不赦,我是萬萬不信的!」
說這話的人是龍圖閣學士張愨(卻),自從知兵的張叔夜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負責兵部之後,同樣善於理財的龍圖閣學士張愨就成了呼聲最高的戶部尚書之選。
張愨有三大優勢,第一,官聲很好,為官清廉,第二,能力出眾,尤其善於理財,第三,他資歷嚇人,是哲宗年間的進士,在朝堂近四十年,幾乎沒有什麼過錯。
在很多人眼裏,張愨已經是半隻腳踏入政事堂的存在,而且他和李邦彥,白時中這種名聲很臭的宰執不同,儼然是未來的「真宰相」,哪怕李綱都多有不如……
不得不說,在一片讚譽期許中,張愨沒有得意忘形,卻也覺得自己該有個態度,尤其是劉豫跟他還是多年好友。
李邦彥眉頭緊皺,「張龍圖,知縣蔣興祖已經說得明明白白,總不會錯吧?」
張愨沉着臉,「李相公,仆以為事情就出在這上面,劉豫一個清白良臣,突然成了十惡不赦之徒,太過匪夷所思。而蔣興祖不過是雜流出身的縣令,還有那個岳飛,之前不過是偏校武夫,這倆人的話,未必可信!」
張愨頓了頓,又悲憤道:「剛剛抓了趙德福和劉斯立,現在又出了個劉豫!我大宋的文官到底是怎麼了?難道都沒了骨頭不成?有人一心求和,有人甚至已經成了金人鷹犬,陰謀大宋江山?」
「他們的書都讀到了哪裏?莫非真的連一點人心都沒有了?若真是如此,豈不是滿朝汗顏,試問誰還有臉面留在朝中為官?」
張愨的聲音在文德殿迴蕩,這幾位宰執相公都是老油條了,其實都聽出了張愨的核心意思,劉豫是文官,是那種進士出身的正統文官,而且在朝中二十多年,好友故交,遍及天下。
如果這麼一位很有份量的文臣,突然降金,且不說對大宋的影響多大,對士林文官的打擊,就是致命的。
誰提拔劉豫的?他的昔日好友會不會也跟着降金,這些人還能重用嗎?
這一連串的事情,當朝諸公,誰也承受不起。
而且劉豫投降,這事情也着實令人詫異。
「白相公,李相公,還是請求陛下定奪吧!」李邦彥憋了半天,只有這麼個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