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五人的噩夢才剛開始,三年的學習任務壓縮到一年,張鈺當然不可能讓他們輕鬆。
甚至張鈺還拉了他們壯丁,讓他們教導孩子啟蒙。
好在張鈺也說了,五人一人選擇一門自己擅長的,輪流教導,這還沒問題。
只是自己都還沒有學得健全,給人當老師,這的確是一種難得的體驗。
偏偏教導還是自家老師的兒女,實在不敢怠慢。
「感覺到沒有?」這樣一個月,張鈺看向五人,「教導別人的同時,自己的感悟也能進一步加強。很多東西我們的確學過,但只要一段時間你不接觸,還是會變得陌生。」
偏偏這些還是打基礎的東西,基礎不牢固,那麼肯定出問題。
要說為什麼後世孩子一開學,成績就會有一次大波動,說到底就是一兩個月沒有人給他們上課,自己本身不自覺寫暑/寒假作業,那麼對於學問就變得生疏了。
複習,複習是不可能複習的,遊戲不好玩嗎?手機視頻不香嗎?外面不好玩了是吧?
複習跟不上,作業不認真,最後一上課什麼都變得生疏了。
尤其說是沒有收心,不如說就是知識的承接上出了問題。
五人教導的過程,也發現自己的確對以前的知識點有些模糊,就覺得有些意外。
明明很基礎的東西,按說自己已經學會,可為什麼教導別人的時候,會有種生疏感。
教導的對象是老師的兒女,那自然不能怠慢,於是少不得惡補一番,最後覺得哪怕是自己以前學過的,最簡單的書籍和武藝,重新拿起來居然又有了新的感悟和理解。
想不明白的,就互相詢問,反正學習小組的成立就是為了這個。
明白了,下午再進行新知識點的學習,就覺得容易,主要還是老師教得好,通俗易懂。
五人算是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想要拜入丞相門下,那麼好的老師實在罕見。
這一個月下來,大漢各地的事情也沒有停止。州學正式掛牌,十三州十三個州學,主要針對的是十四歲以上,十八歲以下的學子。只要通過考核,那麼就能入學。
學期三年,三年後就能前往洛陽參加考核。考核通過,自動獲得進士身份。
當然能不能當官看朝廷的官職是否出缺,就算是郎官,也不可能無限制的招募。
再說了,哪有十年二十年的郎官,再說朝廷各衙門,也用不到那麼多人。
人多了,那麼就會有偷懶的,別人見到有人偷懶,還能和自己領一樣的俸祿,那自然也偷懶。
最後各衙門的郎官增加,辦事效率卻下降,俸祿的開銷卻有所提升,虧本的還是朝廷。
還是老樣子,限死的年齡,三十歲考不上進士,以後可就沒機會再考。
不過需要文士的地方多了去,就算不當官也不至於餓死,三十歲,還有二三十年可以揮霍。
只要腦子沒壞或者自甘墮落的,總能找到一份好營生,文化人到底還是比較缺的。
後世上限是三十五歲,問題人家退休是六十歲,這年頭五六十歲走的太多了。
這還是城裏吃的好,醫療也還可以,換了鄉下四十多歲一場重病就沒了,那可海了去了。
三十歲挺好,郭嘉和戲志才,十五六歲都開始當家了,還不是個例。
三十歲還考不上進士,自謀出處才是最穩妥的。
扣除州學建立之外,便是鷹潭縣的城牆完成了。之前招降一些越人,補充了勞力。
城牆完成了,那麼接下來就是把衙門建設起來,這樣官吏就可以開始辦公了。
再加上酒肆和客店辦起來,一個縣城的雛形,也就基本出來了。
市集的地方已經劃分出來,很快就到秋收,到時候自然有其他地方的商人過來交易。
山貨也好,糧食也罷可以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