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少年笑道「實際上,修行是找回本心的過程。文字谷 www.wenzigu.com這個過程,我將其稱為「招魂」。」
翾楚說「這是說招回自己元神的意思吧?」
白衣少年笑道「呵呵,也有這個意思,每天給自己一點點時間,跟着心走,看看它想幹什麼,然後把它們一個個招回來,直到將所有貪心、嗔心、痴心、妄心悉數招回後,就會進入一種清淨狀態。」
翾楚說「這種狀態會怎樣?」
白衣少年笑道「隨時保持這種狀態,魂魄就不會輕易「離體」,外邪則不易入侵。所謂外邪,就是gou引本心的外物,抗拒gou引,慢慢地就能對這些外物視而不見了。」
翾楚說「那這樣的話,豈不是不容易走火入魔了嗎?」
翾楚心想,個人講起修繕得到的一些知識來講的頭頭是道,而且引經據典了,並不像是一個魔道人士,但是他們又說是被困在此處了,那麼久那肯定是走火入魔,才被困在這裏出不去啊,可是他們講的這麼仔細這麼好,為什麼還會走火入魔呢?
翾楚說「你們二位,為什麼不在家,卻在這隱居呢?」
白衣少年笑道「嗯,是這樣,隱居起來,更容易修仙得道……」
翾楚說「呵呵,「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不如作中隱,隱在留司官。似出復似處,非忙亦非閒。唯此中隱士,致身吉且安。」似乎,真正的修行不是「隱於野」以獲得身心清淨,而是脫去修行人的痕跡,混跡於紅塵,實現心的超脫,這樣就不會覺得累了。慈悲。」
白衣少年和紅衣仙子兩人互視一眼道「呃,這是什麼情況?」
紅衣仙子道「紫宸公主,果然懂得多……」難道我們一直以來都是弄錯了嗎?我們走的這條路反而是錯的。
翾楚說「德經修行大成者都是做到這三點!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相似的經歷,總會一段時間順利,一段時間不順。有的人,把它歸結為運氣。其實不然。《道德經》第六十五章,老子認為通過修行、善為道,可以達到大順的境界。治國如此,個人修身養性,亦是如此。有道的人,能達到大順的境界,因為做到這三點。」
白衣少年笑道「哪三點?」
翾楚說「第一,棄智……」
紅衣仙子道「棄智?」
翾楚說「呵呵,對,棄智,老子說「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我們經常說,人心叵測。」
白衣少年笑道「呵呵,敢問公主,為什麼人心叵測?」
翾楚說「因為心機多變,心智狡猾。所以老子說「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紅衣仙子道「那棄智,難道要愚蠢之人嗎?愚蠢之人才能修仙得道嗎?」
翾楚說「愚之,並不是愚蠢,而是「大智若愚」的愚。當人能棄智,沒有狡猾的心智和心機,那麼剩下的就是樸素,淳樸。沒有心機,為愚。人要提升自己,第一件事,就是要棄智。
並不是說,放棄智商,不去思考,讓自己變得單純。而是放棄多餘的心思、心機,少點算計,降伏自己的妄念。如果,別人算計你,你卻不算計別人,是不是自己吃虧?不會,不算計別人,你就始終是贏的。怎麼理解?
如果你和別人下棋,無論你水平再高,總會有輸的時候。但是,如果你永遠不和別人下棋,那麼你就永遠不會輸。同理,當別人算計你,你不跟他算計,你就永遠不會輸。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紅衣仙子道「哦!」
翾楚說「第二,德深,有的人說,自己想要清靜,卻很難控制心思和情緒。是什麼原因?」
白衣少年笑道「是德行不夠深。」
翾楚說「你的德行,如果只有一碗水那麼深,別人吹一口氣,你的心思就會動盪;如果你的德行,像大海那麼深,那麼任何的風吹浪打,都無法撼動海底之心的深沉。一個人降服妄念的能力,和自己的德行成正比。
德越深的人,越不會跟別人計較,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