翾楚在學校聽同學說:「你們知道嗎?我們靈武這地方,東塔那邊那個塔的傳說?」
花鑫說:「我知道鎮河塔的傳說,古時候,黃河兩岸經常發生水災,大片的良田和村莊被淹沒,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很艱難。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有一年春天,在靈州發生了一件怪事:從城邊西湖中間的一口泉眼裏咕嘟、咕嘟往外冒像墨汁一樣的黑水,黑乎乎的泥水一直涌到靈州城下,老百姓都着了慌,大人小孩哭喊成一團。有好幾百名壯漢去堵那個泉眼,想了許多辦法都想了就是堵不住。許多老百姓都忙着收拾鋪蓋準備去逃難。就在這個時候,從須彌山那邊走來倆姐妹,她們要到賀蘭山武當廟趕廟會,正好路過此地。姐姐個兒瘦高走得快,妹妹稍矮走得慢。姐姐每走一段路就要停下來等妹妹。這天,姐姐走到了興州(今銀川),妹妹才到靈州(今靈武)。妹妹看到城內一片混亂,就向人們打聽是咋回事,人們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她。可話還沒說完,天上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西湖的水還沒堵住,黃河又決了口。渾濁的黃河水沖塌了靈州城牆西南拐子,眼看就漫上了火神廟和南鼓樓。突然間,妹妹被一個浪頭捲入水中,人們看見妹妹剛才站立的地方,噴出幾十米高的水柱,水柱落下後,現出一座高塔,頃刻間就把黃河水鎮下去了。黃河水又折向西流去,一直快淹到興州了。姐姐在興州聽說妹妹被水淹沒的消息後,十分傷感,她發誓要與妹妹朝夕相望,一同鎮守黃河。剎那間,她也跳入黃河,變成一座高塔。從此,姐妹倆日夜相望,默默無言。因為妹妹塔在黃河以東,人們稱為東塔,又叫鎮河塔;姐姐塔在黃河以西,人們稱為西塔,又叫承天寺塔。」
劉燕燕說:「你說的只是傳說,真實情況是這樣的,靈州城自古以來屢遭黃河水患,從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至景泰三年(1452年)的69年間,靈州城便因水患而三移其址。據康熙年間《重建鎮河塔碑記》記載:靈州城猶如漂泊在河中的一艘船,塔之修建,如同在河邊埋下一根繫船的木樁,只要把船系在這根木樁上,城就再也不會被洪水沖走。雖然這是古人對社會安定的美好嚮往,卻也印證了2000多年來,靈州城頻遭水患的血淚歷史。
鎮河塔始建於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塔、寺同時竣工。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靈州發生地震,塔身被震裂。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再次發生特大地震,鎮河塔連同寺廟塌為一片廢墟。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原地重建,因連年自然災害,糧食歉收,財力艱難,三年間塔身僅建起三層便中道而止。經過10年籌備,雍正七年(1729年)第三次開工再建,直至乾隆四年(1739年),歷時20年終於建成今日鎮河塔。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地方紳士許相等人提出「無下殿不足壯觀」,建議修下殿。經多方募化,兩年後又在上殿對面依次建成中殿、下殿。1935年後,又在塔身周圍分別建起一座八卦亭。當時寺院佔地30畝,圍牆高兩丈,牆外有一丈多寬的護寺河,河兩岸種植樹木。1963年,鎮河塔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列為寧夏第一批古建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革」期間,鎮河塔寺院及圍牆全部被拆除,寺院內外樹木全部被砍光,護寺河也被填平。泥瓦師登高補古塔1962年秋,在一場暴風雨中,鎮河塔頂琉璃瓦被雷擊毀。
為防止以後再遭雷擊,靈武縣政府決定出資修補塔頂並安裝避雷針。縣文化館負責人經多方打聽,找到了藝高膽大,在靈武建築行業小有名氣的泥瓦師余建英。
余建英是山東煙臺人,少年時逢抗日戰爭,日本鬼子在掃蕩中把他家族50多人殺害。為躲避戰亂,他隻身一人逃往寧夏,學得一手高超的泥瓦手藝。
余建英說話聲音洪亮,他雖然身材高大,但行動卻很敏捷,幹活十分麻利,一把瓦刀在他手裏運用自如。
到40多米高的塔頂幹活,不僅需要過人的膽量,更需要高超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