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此消彼長。
這次清軍南侵,對於高義歡來說,是危險與機遇並存。
危險的一面不用多說,高義歡、張獻忠、朱慈烺是天然的統一戰線,朱慈烺損失,就是整個統一戰線的損失,即便清軍沒打下南京,只佔據江北,清軍的實力也是一次巨大的增長。
清軍戰力本就勝於各方,兼有馬軍優勢,北方平原上幾乎無敵,要是再得兩淮之地,那對於各方勢力來說,都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如果這次清軍實力增強,而高義歡沒有把握機會發展的話,那就等於變相的落後於清軍了。
因此高義歡認為在這一戰中,他要麼能夠重創清軍,阻止清軍向南擴張,消耗清軍的軍力,要麼就讓自己的勢力,得到增長,做到清軍強,老子也強。
陳名夏給他提出了三條建議,可對於每一條建議,高義歡都不太滿意,都各有各的缺陷。
在幾位謀士走後,高義歡便獨自在書房內思索起來。
三條策略中,高義歡比較看重的是,第一條直接發兵徐州,包抄深入兩淮的清軍,和最後一條謀取關中。
最不看好的是第二條,虛張聲勢攻擊豫北。
這條策略看起來最不費勁,不會有什麼損失,也確實能夠實現逼迫清軍回援的目的。
可是清軍回援之後呢?幾十萬人就盯上你!本來打明朝,現在正好打你。
這時清軍佔了兩淮不少地,而高義歡卻原地踏步,他救了明朝一命,明朝還未必會幫他,因此高義歡不看好第二條。
其實不管是哪一條,都會有這樣一個問題,一旦高義歡出兵,攪黃了清軍的南侵,清廷立刻就會意識到,想要征服天下,必須要先滅了高義歡這個攪屎棍才行。
否則清軍攻南明,高義歡插一槓子,南征被攪黃,清軍攻四川,想必高義歡也要插一槓子,那清軍對南方用兵就繞不開高義歡,只有先滅高義歡了。
這樣一來,高義歡可以預見,清軍南征後,必然會調轉矛頭來對付他。
魏武軍將成為清軍主要的目標,不會再有喘息之機。
既然洞見到這一點,那高義歡要麼抓住這次機會,在清兵將矛頭重新對準他之前,先給清軍一個重創,讓他沒有能力對付自己。
要麼發展壯大自己,讓自己有能力應對此後的危機,而切忌不能原地不動,無所作為。
這是高義歡看中第一條和第三條策略的原因,不過這兩條問題也比較大。
清軍二十萬人南下,還有耿仲明、尚可喜虎視眈眈,高義歡要包抄清軍後路,豫北清軍也能包抄他的後路,而高義歡的大軍一旦出了豫南的山丘地帶,進入豫東平原,便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而且明軍能否配合他,也是個問題。
至於要謀取關中,面臨的問題就更多了。
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戰前和戰後兩個方面。
戰前,他首先要考慮明朝能不能撐住,江北明軍是否能把清軍纏住,要是他剛入關,江北清軍就垮了,那玩笑就開大了。這是高義歡最擔心的問題,畢竟歷史上江北明軍,一個多月就全完了。
其次是能不能讓張獻忠先同吳三桂打起來,要是不能打起來,高義歡入關就會遭受吳三桂的頑抗,就不能迅速佔據關中,一旦清兵增援,或者也給他來一個圍魏救趙,那情況就危險了。
最後,是奪取關中之後,將要面對的問題,這點陳名夏有提,他佔據關中後,清軍肯定要報復,其次張獻忠辛苦一趟,毛都沒撈到,肯定不會買賬。
而從地理上講,高義歡必然會與張獻忠走向敵對,讓他出多一個敵人,今後的局勢將會受到巨大挑戰。
至於奪取關中,高義歡在堵李自成的時候,便留了一手。
雖說前不久,高義歡聽說張獻忠佔據漢中,賀珍投靠吳三桂後,故意使壞,讓出武關,讓吳三桂可以安心攻擊漢中,把這個直接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