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轟炸的戰術構想此時已經出現,但是卻沒有像歷史上那樣進行過大量檢驗。此前德國在英倫戰役期間對英國沿海城鎮的毀滅性轟炸,或許是第一次將戰略轟炸這種戰術,直觀的展現在大眾面前。
之前德國對荷蘭、比利時以及法國的轟炸行動,都算不上戰略轟炸,即便是有幾次轟炸的規模相當龐大。顧名思義,戰略轟炸是基於戰略目的而進行的一種戰爭行為,而缺少這項基本條件的,一概只能歸為戰術行動。
英倫沿海轟炸的目標城鎮,實際在戰術上並沒有多少價值可言,但是這些城鎮的毀滅,直接引發了整個英國東部沿海防線的混亂。
如果說在戰場上摧毀一個重要軍事單位,可以決定一場戰鬥的勝負,那麼摧毀一個戰略性目標,將有可能逆轉一場戰爭的進程。
德軍目前獲得了一架性能足以滿足初期戰略轟炸需求的轟炸機,以及一種能夠勝任護航工作的戰鬥機。但是僅僅擁有裝備是不夠了,放在徐峻面前的困難還有很多,他必須在東線戰爭爆發之前,建立起一個能夠支撐起戰略轟炸行動的軍事體系。
每架蘭開斯特轟炸機需要配備七名機組成員,按照在飛機上的地位排序,分為一名駕駛員兼機長、一名航空機械師兼副駕駛、一名領航員、一名轟炸員兼機鼻槍手、一名無線電操作員、一名機背槍手和一名尾部槍手。
其中除了如同航空消耗品般存在的尾部與機背槍手之外,其餘的飛行人員至少需要獲得兩門以上的專業證書,並且經過半年以上的專業訓練之後,才有資格參與戰略轟炸行動。
就算是炮灰機槍手,也要經過專業的空中機槍手訓練,技術驗證合格並獲得機槍手證書之後,才被獲准分配到轟炸機上服役。而那些達不到技術要求的人員,只能被劃入空軍其他單位,承擔繁瑣而勞累的地面勤務工作。
皇家空軍中飛行人員的津貼薪水和待遇都遠遠超過地面軍士,所以明知道這項工作危險性極高報名者卻依然趨之若鶩。當然其中也有真的想要為國家無私奉獻的熱血青年,不過這些人很快就會被殘酷的現實磨滅掉胸中的激情,可以說戰爭是能夠讓人類認清自己本質的一面魔鏡。
皇家空軍轟炸機乘員在體質上的要求雖然沒有戰鬥機飛行員那麼嚴格,但比陸軍招收大頭兵要高端多了,比如不能有暈機暈船的反應,飛機遇到高空氣流後的顛簸可比海上船舶嚴重的多,而且機艙不是氣壓密閉的,轟炸途中大部分時間裏他們都需要帶着氧氣面罩飛行,一旦發生暈機嘔吐的情況,場景會變得非常糟糕。
除了體檢標準之外,他們還要進行簡單的智力和心理測試,空軍不希望帶着笨蛋上天,也不想操縱武器的是一個瘋子。事實上經歷過西線空中搏殺的英國機組成員,很多都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不過這都是參加軍隊之後發生的改變,參軍之前他們全都是神智健全的正常人。
德國空軍選擇轟炸機組的標準甚至比英國人更加嚴格,納粹開始重建空軍時實施的就是精兵政策。德國飛行學員首先需要經過a級和b級航校訓練,才能進入高級轟炸機飛行學校,進行更高級科目的學習。
而德國轟炸機的機組乘員,除了需要進入專門的訓練學校學習,通常還要掌握一些本職之外的專業技能,以便於指揮官可以把他們在各個崗位上自由調動。
完全可以說戰爭初期每一個德國轟炸機機組,都是由一群多才多藝的精銳所構成的,而在英倫空戰中損失掉的每一個乘員,都是空軍苦心積攢了多年的精華,所以才會讓轟炸機聯隊長們感到痛徹心腑,甚至拒絕派遣部下去執行那種明顯是送死的任務。
雖然在這個時空中,德國轟炸機部隊損失比較輕微,那批接受訓練多年的老鳥幸運的存活了下來。但是這些人接受的都是海因克爾以及容克斯轟炸機的訓練,讓這些人重新去學習駕駛一款新型轟炸機,顯然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情,徐峻擔心到時候非但新建部隊無法快速構成戰鬥力,反而還削弱了轟炸機部隊原本該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