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地,羅士信便得到禮部官員的接待,讓他兼程行軍與西路李靖會師。
東路西路兩路大軍,羅士信因要準備水軍舟船,晚李靖一月出征,在李靖他們取得最終勝利後的一月,羅士信也馬到功成。他們所消耗的時間幾乎是一致的。這先後相差不了多少,為了方便也為了節省開支,朝堂決定兩路大軍一起受禮一同慶賀。
是以特別派遣禮部官員讓李靖一方減慢了速度,又讓羅士信加快行軍,以便恰逢其會的會師一處。
也由此可見,大唐目前的經濟確實因為雙線作戰而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朝廷想盡一切辦法的節約開支,以維持國家的經濟運轉。
對此羅士信也表現了極為配合,這國家的錢省一分是一分,沒有必要計較許多。
李靖、羅士信都是當代名將,帶隊行軍是統軍基礎,兩人都掌控的如火純情。在約定時間內,一刻鐘不差的與長安城的南門會師。
師徒兩人相視一笑,並肩並騎往長安郊外行去。
侯君集、李大亮、李道彥、高甑生、張士貴、張鎮周、程名振等一干大將位於其後。
來到長安郊外,遠遠望去,旌旗遍野,規模隆重。負責接洽的禮部官員道:「陛下正在前方迎接諸位凱旋。」
李靖、羅士信與身後諸將相繼動容。禮部官員事先並沒有告訴他們這點,一個個都極為震撼:這君王親自出城郊迎接凱旋功臣,在唐朝立國以來卻是頭一遭。即便昔年李世民一戰擒二王,抵定中原都未有如此榮耀。
諸人趕忙下馬徒步而行。讓身後兵馬止步,數十員大將一併上前。
來到近處。李世民正領着文武百官正面迎來。
這許久不見,這位大唐皇帝雖精神抖擻。比之以往卻消瘦了許多:比起在前線征戰的羅士信等人,他這位皇帝的壓力亦不可謂不小。
李靖、羅士信領着諸將上前行禮:
「李靖……」
「羅士信……」
「攜麾下諸將拜見陛下……」
李世民快步上前先將李靖攙扶而起道:「愛卿南定荊揚,北清沙塞,西征南荒,戰無不捷,使我大唐皇威遠暢,古未有輩,古之韓、白、衛、霍豈能及也!」
李靖忙說不敢。
接着李世民又將羅士信攙扶而起,雙手撐着他的肩處道:「年不足三旬。萬里遠征,滅三國擄三王,做他人難以想像之事,走他人沒走過的路。朕都不知如何贊你,唯有一句大唐幸甚有卿。」
羅士信也道:「陛下謬讚!」
李世民拉着李靖、羅士信對他們後邊的諸將高聲道:「諸位為我大唐抵定邊患,揚我國威,辛苦了。朕代表大唐,代表大唐所有百姓,恭賀諸位凱旋。」
這迎接得勝之師是習俗。是慣例,就算羅士信在如何的歸心似箭也只能耐着性子走這個過場。
李世民顯是準備充足,輕車熟路的說着各種激昂的話,將氣氛帶動起來。
在打算折回長安的時候。李世民分別拉着李靖、羅士信的手道:「兩位大總管與我一同上車,接受百姓歡呼……」
說着不等李靖、羅士信拒絕,拉着他們上了他的鑾輿。一左一右的坐在他身旁,隨着儀仗隊一同入城。
在進入長安城的那一刻。羅士信在城樓上看見了自己的妻兒……
進了皇宮,祭祀天地。獻俘太廟,論功行賞……
李靖本就功高卓絕,此次又立有如此大功,毫無疑問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成為出將入相之第一人,官拜尚書右僕射,位列大唐宰相。
羅士信亦是如此,他原本的輔國大將軍再次提升,正式受封為驃騎大將軍,刑部尚書也提升為兵部尚書,統管全事。
經此一役,大唐威震天下,聲勢如日中天,周邊諸異族部落都效仿北地部落的舉動,尊李世民為天可汗,向大唐臣服。
憑藉此戰打出來的威勢,大唐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