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是。
一時間,綈料的價格一落千丈,梁魯兩國損失慘重。
而這還並沒有完,緊跟着,管相建議齊桓公下令,嚴禁將糧食出售給梁魯兩國。
梁魯兩國那些年幾乎荒廢了耕地,齊桓公一聲令下,兩國馬上就陷入了糧食緊張的態勢之中。
不過一年的光景,兩國雖然從各地籌糧買糧,但兩國的糧食還是在往每斗數十錢的價格飆升。
哪怕兩國國君都意識到了問題,立馬開始重農抑商,但還是晚了。
最終,兩國不得不向齊國臣服。
齊桓公也就是如此,不廢一兵一卒,便大破梁魯兩國。
本王姑且將其稱之為,種桑誤國!」
(這個典故是真的,但描述得和歷史上略有出處,主要是文言文翻譯起來,太他娘費勁兒了)
聽李承乾說完,普西偌和李勤儉都愣住了。
他娘的,還能這麼玩的麼?
李勤儉甚至都有些理解為什麼歷朝歷代都會打擊商賈了。
這要是讓商賈成了氣候,那還不得是一個大禍害啊。
「這故事怎麼和吐蕃要和我們共建貿易口岸的事兒,聽起來那麼像啊?」普西偌呢喃了一句。
李承乾一聽,笑道:「現在明白了吧,吐蕃,那就是沒安好心。
不過就他們也想算計我大明,呵呵,還嫩了點兒。」
「還是殿下英明。」普西偌立馬說道。
他可不是在拍李承乾的馬屁,而是真就這麼想的。
要知道,若不是李承乾為其解惑,他還真以為吐蕃是給了大明一個天大的機會。
當然,他不是商賈出身,會沉陷於巨大的利益當中,倒也正常。
只是吧,這也說明了大明的這些臣子和大唐的那些臣子之間,還是具備着相當大的差距的。
這要是換做在大唐,都不用房玄齡、長孫無忌這些人精出面,隨便一個戶部郎中估計都能從中看出吐蕃的不安好心。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人的成長總得有一個過程。
相信經歷了這一次後,不管是普西偌還是李勤儉,都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殿下,那臣等先行告退,我們這就去籌謀與西域諸國的貿易口岸,殿下放心,臣等知道該怎麼做了。」
如果說,之前他們只是將貿易口岸當做一種生意的話,那現在可就不同了。
有了管相種桑誤國的珠玉在前,他們也逐漸明白了,在李承乾的心裏,這貿易口岸最大的目的可不是為了牟利,而是為了謀國。
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可就大了去了。
李承乾見狀,點了點頭,道:「這事兒還得辛苦普尚書和李侍郎了。對了,你們順便讓禮部的人通知阿史那泥孰,本王今夜有宴。」
等兩人都走後,李承乾也仔細地琢磨了一番。
發現確實沒什麼紕漏後,李承乾這才小憩了一會兒。
一直到日落西山之際,李承乾才醒來。
「酒宴都安排好了?」李承乾問道。
「回殿下,已經安排妥當了,這會兒估計大家都來了,就等殿下了。」春花一邊為李承乾更衣,一邊說道。
李承乾點了點頭,道:「嗯,本王這就過去。」
不多時,李承乾就來到了酒宴之上。
今日李承乾只單獨宴請阿史那泥孰,負責作陪的有契苾何力、普西偌、伊原錫、牛進達、伊原峰、長孫沖、王玄策和慕容孝永,加上李承乾和阿史那泥孰,總計十人。
說起來也有意思。
這張桌子上,除了慕容孝永和阿史那泥孰還有李承乾外,大明朝堂上的人都來了,那是真的一個都不漏。
這也從側面反應了大明朝堂到底有多缺人。
至於慕容孝永,說他是個湊數的都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