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肯定不低,但它的械臂看起來並不長,估摸着也就能挖個五米六米的樣子吧?」
「可後殿的深度光是表層就有27米,光靠205的械臂長度,能要怎麼才能挖到後殿的位置呢?」
聽聞此言。
徐雲身邊的陸朝陽、黃雨婷甚至潘院士,都隱隱露出了好奇的目光。
徐雲所說的這番話,恰好也是他們的疑問。
隨後張子昂看了徐雲一眼,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對徐雲反問道:
「徐博士,既然你覺得挖掘機的械臂不夠,那麼在你看來,這種工程應該使用什麼設備才對呢?」
徐雲下意識回答:「當然是」
結果剛說完【當然是】這三個字。他便硬生生的卡殼了。
鑽孔?顯然不可能。
鑽孔的深度固然深,但面積卻很小,主要是用來打樁或者採樣用的。
盾構機?這也不對。
這玩意兒的使用情景雖然是地下,但它主要用於橫向挖進,例如隧道或者地鐵通道等等。
要不炸藥?
這更不可能了
這樣想着想着,徐雲方才注意到了一個被自己忽略的問題:
現實生活中的地下建築可不少,從地鐵的站台到地下購物中心,深度基本都在十幾甚至二三十米左右。
所以照理來說。
如果有一種專門挖掘地下設施的設備,他不可能沒有見過才對。
但此刻無論他怎麼想,都想不到一個合理的答案。
莫非真的是挖掘機?
眼見徐雲的表情帶着一絲茫然,張子昂不由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徐博士,俗話說的好,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在專業學術上我可能不如你,但在建築知識這塊,你的見識恐怕就有限了。」
「我來告訴你答案吧,那些地下項目使用的挖掘設備,都是這類挖掘機!」
說完,
張子昂頓了頓,組織了一番語言,繼續說道:
「這種挖掘方式叫做明挖法,常見於深度不超過40米的工程——明挖法的分類有很多種,我們這次使用的則是不放坡明挖。」
隨後張子昂朝周圍掃了一圈,很快鎖定了一個目標。
只見他朝眾人不遠處的幾台大型鑽孔設備一指,繼續解釋道:
「諾,你們看到那幾台綠色的打樁機了嗎?」
「施工開始後,它們會在我們要挖的那一塊地的四周打下鑽孔,接着通過灌注樁把區域圍起來——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抗土壓力。」
「類似的環節還有止水不是那個宇智波止水哈,是防止水流滲透的意思。」
「做完這些,就可以開始挖掘了。」
「至於小徐博士你所說的械臂長度不夠我們的解決辦法是分層挖掘,也就是挖掘機每挖幾米就會進入下一層繼續挖掘。」
「這個過程需要架設混凝土支撐或者鋼支撐——具體有個荷載力的計算公式,相關技術已經很成熟了。」
「三十米的深度,只要我們初始挖掘面積足夠大,大概架設四層左右,就能挖到後殿的上層。」
這輩子是土木老哥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挖坑這玩意兒的關鍵點,說白了其實
就兩個詞兒:
圍護結構施工和防水。
畢竟萬物都是有壓力的,土當然也有。簡單的講。
假如你把某塊地中間的土挖掉了,旁邊的土就會往中間的地方擠壓。
倘若挖的土太多,擠壓力太大,超出了土與土之間的摩擦力。
那麼土的位置就會產生嚴重位移,造成基坑坍塌,最終引發工程事故。
而圍護結構,則是主要起到平衡土壓力的作用,防止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