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緣了嗎?
別忘了想山山脈並非全部由九境高人造山而成,還有近二十公里長的山脈,是歡想實業建設的「第三類工程」。
「想山共識」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華真行將這近二十公里的山脈給劃了出來,打造成各宗門弟子的「共享道場」。
「想山共識」還確定了眾修士在想山活動的行止規範,以及衝突爭端如何處理。
養元谷打造想山山脈、造就福地道場的目的何在?是高人之間互相出手印證、搞一個獨屬於修士群體的網紅打卡地嗎?
其意義當然絕不僅如此,華真行的初衷是改造世界,只是巧妙地用了這種方式,否則難以完成如此宏大的工程。
自養元谷建立之初,華真行走的一直是基層路線,致力於底層設計,比如將養元術培訓納入了歡想國的義務教育內容。
但是這一次,他玩了一把真正的高端局,在人間世,已經是高端得不能再高端了。
這片土地位於西風漂流帶,大洋上吹來終年不斷的西風掠過平原深入內陸,幾乎沒有雲層對流,氣候異常乾燥。
這條山脈的出現,引導暖濕氣流上升與冷空氣形成鋒面紊流,製造了穩定的降雨。
四百米至六百米的山脊,高度恰好適中,再加上前低後高的之字形設計,使降雨能大致均衡的分佈在山脈的兩側,分別流向東西兩片平原。
有史以來從未有人真正管轄和治理過此地,它就是無人區嘛,直至歡想實業到來。
它從一開始就脫離了袋國以及所屬的西袋洲管轄,二十年過去了,袋國已散架,這裏成為了歡想國的想山邦。
如今想山邦的常住人口近一百萬,這些居民除了從歡想國以及世界各地遷居而來,還有不少都來自各大方外秘境。
丁奇老師藉助驚門畫卷和煉妖葫,累計從各方外秘境往想山邦遷了幾十萬人。
想山幫境內有兩條河流,分別是發源於山脈東部的緣江,發源於山脈西部的跡江。緣江和跡江的源頭,都在山脈「之」字形結構的拐角處。
歡想實業在兩側半山腰位置,都分別修建了一座大型水庫。
當它們流到山腳下時,又分別形成了不同的濕地和湖泊。想山邦的行政管理中心想山市,就建在百緣濕地旁邊,百緣濕地的下游則是五色湖。
在墨尚同當年的規劃中,想山邦可以打造四座碧空洗大陣,成為春容丹的生產基地之一。而到了二十年後,想山邦實際上已打造完成六座碧空洗大陣。
華真行在墨大爺的設計方案基礎上,又做了很多補充完善,遊方還幫了不少忙。
想山山脈的建造,在三年前也就是正一三山會的前兩年,就已經告一段落,最後一位出手的九境高人就是遊方。
當代地師遊方,修為高超自不必說,悟性和天資都是頂尖的,但他能突破八境已經是難得的成就,再想求證九境恐須莫大機緣。
無論是地氣宗師的傳承,還是遊方本人的修正,多少都存在不足,對這種境界的修行而言,哪怕只差一絲就是不可能。
就連遊方自己都承認,此生修行能求證八境恐怕已是極致,哪怕他的江湖手段再高妙,修為也很難再邁出那一步。
可偏偏這渺茫的一線希望,居然就成真了!
想山中最重要的就是想山碑。別說是遊方,就算天下各派高人事先也沒想到,世上竟會出現這樣一塊石碑。
它記錄了諸位巔峰高人施展大神通的過程,以供天下大成修士參悟其境界玄妙。
每次有高人出手打造山脈,遊方都會來到想山碑前參悟。次數也許並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