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E/F也不算差。
至少,在對付弱國空軍的時候是綽綽有餘了。
問題是,在對付強國空軍的時候,這種半路出家的防空壓制戰鬥機就遠遠不夠了。
印度空軍自己就知道,即執行防空壓制任務的F-16E/F在面的S400這個級別的防空系統的時候,幾乎沒有生存能力。
很簡單,壓制能力太弱了。
理論上,EA-18G至少需要三台不同型號的電子戰吊艙,才能夠有效的壓制S400的防空雷達,從而讓擔負攻擊任務的戰鬥機安全進入到攻擊範圍,然後發射導彈,而少了一部電子戰吊艙都辦不到。
問題就出在這裏。
F-16E/F只能掛在兩具電子戰吊艙。
多派一架?
那就存在細條的問題,而協調恰好是印度空軍的短板。
此外,EA-18G有很多機載電子戰設備,而且正是依靠這些設備,才具備了極為強悍的電子戰能力。
F-16E/F有嗎?
可見,這也是華夏堅持發展J-16ADG的原因之一,即專業的防空壓制戰鬥機本身就是一個強大的電子戰平台。
此外,在推銷JF-20的防空壓制型的時候,華夏也一直在強調其專業性。
簡單的說,電子戰吊艙只是對防空壓制戰鬥機的一種補充,即用來增強防空壓制戰鬥機的作戰能力,而不是用來賦予其作戰能力。
如果用在普通戰鬥機上,電子戰吊艙更多的是用來自衛。
讓F-16E/F用射程只有80千米的「哈姆」去對付射程有400千米的防空系統?
怎麼看都不可能。
那麼,用隱身戰鬥機執行打擊任務呢?
顯然,這就是印度空軍想出來的辦法,也是緊急採購F-35AI,而且並不強調F-35AI制空作戰用途的關鍵所在。
按照印度空軍的戰術,在執行防空壓制任務的時候,由至少2架F-16E/F在遠處進行干擾壓制,掩護F-35AI進行低空突防,然後由F-35AI完成打擊任務,也就是用JDAM之類的炸彈摧毀敵人的防空系統。
理論上行得通。
當然,有一個前提。
這就是,擔任打擊任務的F-35AI必須全程保持隱蔽,在投彈之前不能被發現。
只要被發現了,那就是凶多吉少。
為啥?
JDAM的射程也就20千米左右,裝上滑翔彈翼也不會增加多少,因此F-35AI必然會進入防空系統的打擊範圍。
如果對付的是單一的防空系統,還沒什麼問題。
不管怎麼說,防空雷達對超低空目標的探測距離都極為有限,對超低空飛行的隱身戰鬥機就更短了。
可是,在面對擁有完善防空系統的敵人時,這一招就不管用了。
要知道,雷達不是無法發現F-35AI,只是發現的距離不夠遠。
正是這樣的擔憂,所以印度空軍一直沒讓F-35AI深入巴基斯坦領空執行轟炸任務,更沒有派去轟炸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統。